2025年8月6日 星期三  23:7:29
夜里好! 欢迎光临 !
热门新闻
图片新闻
第二届中国县域经济投资高峰论坛在北京胜利召开 第二届中国县域经济投资高峰论坛在北京胜利召开
中国投资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第二届中国县域经济投资高峰论坛有关情况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入会)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入会)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强化重点企业金融服务 支持产业链自主可控
多部门明确下半年工作重点 “稳增长”与“调结构”齐头并进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释放稳投资扩内需新动能
央行、证监会等七部门联合重磅发布! 央行等三部门就《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超充产业迎政策利好 多个短板待补齐
发布时间:2025-07-09 15:28:27  已经被浏览:57175次   来源:证券日报

   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而“补能”始终是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伴随充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充电焦虑”的破局之法逐渐落在有效提高充电基础设施(以下简称“充电设施”)的充电效率上。

    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提出,“以即充即走场景为重点,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科学合理做好大功率充电设施发展布局”。

    按照充电额定功率大小,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可分为慢充、快充和超充三种类别。慢充是交流充电设施,通常需要6小时至8小时才能将一般车型的电池充满。快充是直流充电设施,一般1小时可为电池充电80%;此外,快充终端单枪额定功率一般不小于120千瓦。

    超充也是直流充电设施,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至80%只需10分钟甚至更少时间。超充终端单枪额定功率一般不小于480千瓦,是即充即走场景所需的“高分”解决方案。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政策聚焦在公共充电场景下大功率充电设施布局、鼓励推广即充即走场景,有利于促进超充技术加快迭代,利好超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从而为重塑消费者充电体验、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能打下良好基础。

    从产业链结构看,超充产业上游主要涉及电池管理系统、高功率变电设备、充电设备及材料,其中,充电设备及材料主要包括充电枪、充电模块、底座、电线电缆等;中游为超充桩、超充站的建设、运营与维护;下游为应用市场。

    “当前,我国超充产业正处于从早期试点阶段向规模化普及阶段迈进的转型期,呈现出技术突破引领产业扩张、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政策驱动效用持续显现等特征。”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以液冷超充技术为例,它具备散热快、电流大、安全性高的优势,相关产品一经上市很快成为各地部署超充桩、超充站的热门选择,带动超充产业规模增长。

    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0%。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1月份至5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69.9万辆和56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2%和44%。受访专家普遍表示,大量新能源汽车用户期待“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充电体验,为超充产业市场前景的打开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满足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提升和快速充电的需求,当前,我国超充终端正不断扩容。不过,整体看,超充产业仍然面临充电设施数量少、建设成本高昂、投资回报周期长、易冲击电网稳定性等发展短板。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补短板、促发展,要将上述问题放在“车—桩—电网”生态体系内解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在扩建超充桩、超充站时,也要及时对电网进行升级改造,确保电网能承载大功率电流带来的冲击;要充分分析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充电行为数据,掌握用户习惯,为充电设施的科学布局做好准备工作;要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为建设成本的降低争取更多空间。

相关文章

在线
客服

客服热线

客服
热线

010-63380058
在线谈合作

naojun.cn

微信
扫码

naojun.cn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顶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704号